膠東在線10月24日訊(記者 賈楚航)10月24日,煙臺市衛(wèi)生健康委以“傳播健康知識 享受健康生活”為主題,舉行“魯醫(yī)健康說”系列健康知識發(fā)布會。會上,針對腦梗死的快速識別、黃金治療時間窗以及急救措施,煙臺毓璜頂醫(yī)院神經內二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梁志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,核心是一個“快”字。
梁志剛介紹,針對腦梗死的相關防治問題,居民應主要關注兩點:第一,時間就是大腦,早期快速識別至關重要。推薦使用“BEFAST”和“中風120”這兩種簡易方法:
中風“120”是一個非常好的識別工具,非常直觀:“1”看1張臉:觀察面部是否不對稱,是否有一側口角歪斜。“2”查2只胳膊:讓患者雙臂平舉10秒鐘,看是否有一側手臂無力下垂,來識別是否存在肢體偏癱;“0”(聆)聽語言:聽患者說話是否含糊不清,或者無法理解他人的語言。如果出現以上任何一項癥狀,請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在懷疑有人中風時,可以使用BEFAST原則,快速識別:B(Balance):突然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;E(Eyes):突發(fā)視力模糊或視野視野缺損;F(Face):面部不對稱,如口角歪斜;A(Arms):單側手臂無力或下垂;S(Speech):言語不清或理解困難;T(Time):立即記錄發(fā)病時間并撥打120急救電話。識別后,必須爭分奪秒送醫(yī)。讓患者平臥,解開衣領,保持呼吸道通暢,不要喂食或飲水,避免移動患者頭部。時間就是大腦,每延誤1分鐘,腦細胞死亡數量增加190萬個,早一分鐘救治就能多保護一部分腦功能。
“腦梗死的‘黃金治療時間窗’,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,腦梗死就像給大腦斷水斷電,之后腦細胞會以190萬個/每分鐘的速度死亡。”梁志剛提醒,必須爭分奪秒地恢復血流,這個時間窗口就是“黃金治療時間窗”。目前,最主流的兩種“再灌注治療”(即重新打通血管、恢復血流),方法包括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。
靜脈溶栓(黃金4.5小時)是指通過靜脈輸注一種“溶栓藥物”,像“化血栓藥水”一樣,把堵塞血管的血栓溶解掉。其關鍵在于必須在發(fā)病后的4.5小時內進行。這是最基礎、最廣泛使用的急救手段。動脈取栓,一種微創(chuàng)介入手術。醫(yī)生從患者大腿根部的動脈插入一根導管,延伸到大腦堵塞的血管處,用特殊的支架像“網兜”一樣把血栓直接取出來。適用于大血管閉塞。時間窗可延長至6小時,部分患者經影像評估可達24小時。
需注意的是,這兩種方法的有效性高度依賴時間。溶栓每提前1分鐘,可以使健康生命延長1.8天;取栓每提前1分鐘,可以使健康生命延長4.2天。此外,這兩種方法常常聯合使用,即“橋接治療”(先溶栓,再取栓)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梁志剛提醒市民,無論哪種方法,核心都是一個“快”字。早一分鐘打通血管,就可能多挽救一部分腦功能,減少殘疾的發(fā)生。因此,請務必牢記,出現癥狀請立即就醫(yī),醫(yī)院會通過CT、MRI等檢查快速分診,確保符合條件的患者及時接受再灌注治療。



2020年全國“放魚日”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煙
山東滑雪高手匯聚“雪窩”煙臺 賽場飛馳比
2000余名民間藝人齊聚
以新姿態(tài)奔赴新征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