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中秋雙節(jié)檔,西安直接把文旅融合玩出了新高度!靠“人氣爆棚”“口碑拉滿”“消費狂飆”三大buff,勾勒出滿是煙火氣的古今交融圖景,即便假期多陰雨,西安旅游市場的熱度照樣絲毫未減!海內外游客紛紛奔赴這場“長安之約”。假日期間,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.75萬人次;游客總花費達到199.59億元。


西安位列美團文旅消費目的地第三、攜程國內熱門長途游目的地第四、微信平臺全國“花錢”最多城市第五,文旅市場安全平穩(wěn)有序。新華社、央視新聞等央媒報道6948條次,世界人文之都魅力充分彰顯。



PART.1
豐富主題活動
古都文化破圈出彩
雙節(jié)假期,西安構建以46項市級活動為主導、395項區(qū)縣級活動為支撐的特色文旅活動格局,場次同比增長28%,著力滿足市民游客假日文化需求。特別是貫徹落實文化強省建設要求,推進文化興市戰(zhàn)略部署,攜手“與輝同行”成功舉辦2025西安中秋月宴直播活動,在線觀看量超1140萬人次,居全網(wǎng)第一。

新華網(wǎng)報道活動3大成果:讓唐詩文化“破圈”傳播;顒尤叹o扣“唐詩+中秋+西安”核心要素,借助“與輝同行”抖音平臺的流量優(yōu)勢,打破地域與場景限制,實現(xiàn)了西安唐詩文化的全國性“破圈”傳播。
讓唐詩文化“可感可觸”。一場滿含陜西風味與盛唐意蘊的家宴成為唐詩文化的“活載體”,串聯(lián)起盛唐長安的中秋百態(tài), 在“聊美食、品詩詞、賞歌舞”的過程中生動再現(xiàn)。


讓唐詩文化“變現(xiàn)”增效;顒悠陂g,大唐西市主會場周邊設置唐詩文化主題市集,大唐芙蓉園、長安十二時辰等“唐詩中秋體驗線路”同步上線, 帶動景區(qū)客流與二次消費顯著增長,推動“文化+旅游+消費”深度融合。
PART.2
強化產品供給
文旅IP彰顯魅力
非遺、文博、演藝等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不斷放大,“文旅+科技”等新興業(yè)態(tài)煥發(fā)活力。
非遺項目活態(tài)活化。成功舉辦“第四批西安市非遺項目文創(chuàng)研發(fā)展示暨第三季非遺購物月”活動,通過非遺與教育、文創(chuàng)、藝術的深度融合,讓民俗文化綻放時代魅力;“非遺·秦嶺”主題文化活動將沿線非遺與四季場景深度綁定,推出20余項非遺大集和6條特色線路,實現(xiàn)非遺項目的活態(tài)傳承與創(chuàng)新表達。


文博場館熱度不減。全市文博場館接待游客238.54萬人次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44.9萬人次,持續(xù)滿負荷運行。西安博物院、西安碑林博物館、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游客同比分別增長56.3%、45.6%、36.7%。



陜西歷史博物館“吉金?中國”展
西安演藝持續(xù)升溫。21臺重點旅游演藝共演出1188場,接待游客95.2萬人次,同比增長7%!稛o界·長安》《赳赳大秦》《大唐女皇》接待游客同比分別增長68.3%、 51%、12.5%,《西安千古情》創(chuàng)下單日演出20場新紀錄。




科技賦能文化體驗。碑林博物館通過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數(shù)字展覽”,加強館藏文物活化利用,接待游客同比增長36.97%;西安城墻推出MR混合現(xiàn)實旅游項目“《從軍行》之金甲衛(wèi)城”,景區(qū)接待游客27.79萬人次;大唐不夜城曲江飛行劇院運用裸眼3D技術,推出《長安之上》XR新體驗,接待游客超8000人次,加快文旅體驗從“觀看”向“沉浸”轉變。




PART.3
狠抓提質增效
假日經(jīng)濟活力釋放
雙節(jié)假期,西安以業(yè)態(tài)創(chuàng)新、服務升級為抓手,推動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(xiàn)代消費深度融合。
市場主體動能增強。全市旅行社接待國內團隊游客42.5萬人次,同比增長9.3%;接待入境團隊游客8258人次,同比增長55.1%。重點監(jiān)測的25家星級飯店經(jīng)營收入2665.5萬元,同比增長4.1%。西北首店“武皇盛宴”將盛唐宮廷御宴、舞臺演藝與漢服文化深度融合,單日門票收入超30萬元,成為文旅消費新爆點。


主題街區(qū)表現(xiàn)搶眼。夜間消費聚集區(qū)延長開放時間,帶動夜間消費顯著增長,重點監(jiān)測的5個旅游休閑街區(qū)共接待游客402.61萬人次,實現(xiàn)營收3.06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4.61%、38.7%。其中,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288.2萬人次、實現(xiàn)營收2.18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6.12%、64.66%。


文化新空間拓展消費。長安云舉辦“科藝潮趣生活節(jié)”主題活動883場,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;長安書院舉辦“傳承文化·弘揚經(jīng)典”閱讀之旅主題活動,服務群眾10.36萬人次;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親子市集、擊劍校際聯(lián)賽等活動,服務群眾4.69萬人次。

文商旅融合擴大消費。老城根、中貿廣場、大悅城、西影圈子等10個文商旅融合消費聚集區(qū),舉辦非遺跨界、迷你演藝、特色巡游、潮流打卡等系列文化活動,推出“文旅+首店+零售”等折扣新體驗,累計接待市民游客535.8萬人次,同比增長9.46%,實現(xiàn)營收4.53億元,同比增長11.1%。
PART.4
聚焦文化惠民
優(yōu)質服務直達基層
全市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,為市民群眾提供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產品。
文化場館能級釋放。全市15個公共圖書館到館12.84萬人次,線上服務14.81萬人次,同比分別增長161.47%、15.07%;14個文化館到館1.95萬人次,線上服務5.88萬人次,同比分別增長41.89%、34.08%;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730場次,較去年增加312場,參與人數(shù)34.42萬人次,同比增長29.62%。
秦腔演出惠及百姓。全市100場惠民演出直達基層,惠及市民游客12萬人次,易俗社、三意社在易俗文化街區(qū)、環(huán)城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舉辦的“長安月圓話昭君”等80余場高品質秦腔演出,讓市民游客“零距離”感受秦腔魅力。

劇場劇院好戲連臺。全市重點劇場劇院共演出《中秋國風合唱音樂會》《永遠的紅樓夢》等劇目280余場次,接待市民游客19.53萬人次。西安音樂廳、西安廣電大劇院、易俗大劇院接待觀眾同比分別增長123%、26%、10%。



千年古都,既有歷史的厚重,也有現(xiàn)代的活力;既有詩與遠方的浪漫,也有市井煙火的溫暖……
西安,期待與您下次相遇,共赴一場“常來常新”的長安之約!



2020年全國“放魚日”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煙
山東滑雪高手匯聚“雪窩”煙臺 賽場飛馳比
2000余名民間藝人齊聚
以新姿態(tài)奔赴新征程
